“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这句《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申公豹的经典台词,深深触动了无数观众的心灵。在这部影片中,饺子不仅讲述了一个关于成长和逆袭的故事,更为每一位怀揣梦想的人点燃了希望的火花。直到现在,他凭借两部《哪吒》登顶中国导演票房榜榜首,令业内外为之震惊。
若要理解这个传奇的诞生,我们需要从饺子的个人经历开始。对他而言,突破是必要的,而挑战则始终伴随左右。饺子,原名杨宇,出身于医学院,23岁时毅然决然放弃稳定的未来,转身投向自己热爱的动画事业。这个选择让身边的朋友和家人无不侧目,但饺子用自己的坚持证明了梦想的力量。从2005年起,他在简陋的环境中,只用一台768M内存的电脑,努力学习动画制作。为了支撑这个梦想,他吃着特价菜、过着几乎没有娱乐的生活,经历了连续三年的艰辛和孤独。
2008年,一部独立完成的16分钟反战动画《打,打个大西瓜》为他打开了国际视野,获得了30余项国际大奖,饺子也借此证明了自己非凡的才华。然而,真正的考验还在后边。当他成立个人工作室,想要制作更多动画作品时,却遭遇市场的冷淡和资金的缺乏。不被看好的他,仍努力积蓄实力,不放弃自己的志向,直到2015年他与光线传媒的合作,才真正开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创作之路。
说到《哪吒》,我们不能忽视韩寒曾提到的“创新”。饺子在影片中赋予角色全新的形象与个性,这一切都源于他对传统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大胆想象。当他将传统的哪吒塑造成一个烟熏妆的叛逆少年时,争议随之而来。但饺子的坚持让质疑转为掌声,他的创新不仅打破了观众对“经典”的固有印象,也为国产动画带来了新的生命力。电影凭借强大的情感共鸣和视觉体验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最终收获了50.35亿的惊人结果。
此后,饺子的工作并没有止步。在制作《哪吒2》的过程中,他将自己的理念贯彻到每一个细节,超出了观众的期待。第一个作品的成功成为了他前行的动力,而高强度的创作过程中,他始终保持着“把每一部作品当成最后一部去创作”的信念。饺子不仅在努力塑造角色,也在书写着中国动画可以冲破国界、走向世界的传奇。
饺子作为一个非科班出身的导演,凭一己之力在众多老牌电影人中脱颖而出,其成功真的让人倍感振奋。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成就的历程,更是对中国电影行业“逆天改命”的真实写照。正如电影中所言:“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并非一时的口号,而是饺子用全部热情与努力践行的信念。
最后,《哪吒》的成功不仅仅是票房上的辉煌,更多的是为中国动画行业带来的希望。饺子通过个人坚韧不拔的奋斗和勇气,成为了当代电影人的榜样。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虽然前方道路荆棘密布,但只要不放弃,坚持追求梦想,总会有一天能在大山之巅,俯瞰四野。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975644476@qq.com
本文链接:http://www.gawce.com/tnews/6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