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开国将帅:吴法宪虽以身材肥胖著称,但心胸宽广灵活勇猛

开国将帅:吴法宪虽以身材肥胖著称,但心胸宽广灵活勇猛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吴法宪将军</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吴法宪将军(前右二)</h5> <h3>在开国将帅里面,吴法宪是很好认的,因为他身材肥胖,面相臃肿,在普遍偏瘦的开国将帅中显得有些“另类”。</h3><br><h3>开国上将刘震曾经说,吴法宪每次出差,都会特地给他单独安排一个房间,因为他太胖了,睡觉爱打呼噜,而且打得震天响,吵的谁也睡不着觉,谁也不敢跟他睡在一个房间里。</h3><br><h3></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1942年,吴法宪陈绥圻在苏北阜宁结婚</font></h5> <h3>俗话说“心宽体胖”,吴法宪将军就是这样一个人,心胸宽广,不急不躁,甚至有人当面取笑他,他也毫不在意。</h3><br><h3>比如有一次,担任空军政委的吴法宪跟着司令员刘亚楼去接见外宾,穿了一件西服,因为太胖了,西服穿在身上显得很滑稽,刘亚楼就指着他笑道:“瞧你这个熊样儿!”</h3><br><h3>但吴法宪毫不在意,只是跟着笑笑。</h3><br><h3>因为吴法宪的这个性格,有人还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草包”。吴法宪得知这个绰号后,也不恼,听之任之,好像跟他就没关系。</h3><br><h3></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吴法宪、陈绥圻夫妇与儿子吴新潮在汉口</font></h5> <h3>不过,吴法宪虽然被称为“草包”,但其实这个人脑子很灵活,打起仗来也是非常勇猛,要不然,也不会当上开国中将,副总参谋长兼空军政委、司令员,中央军委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h3><br><h3>1935年1月,四渡赤水前夕,吴法宪被任命为红1师3团总支书记,刚到红3团报到的当天,红3团就接到了强渡乌江的命令。</h3><br><h3>晚上八点时,肖华来到红3团,对将士们说:“今晚红3团必须强渡乌江,占领渡口,为红军突围杀出一条血路!”</h3><br><h3>那天晚上下着大雨,吴法宪在雨中对战士们说:“同志们,红军到了紧要关头,现在上级命令我们强渡乌江,我们必须要打过去,只有这样,红军才有活路!”</h3><br><h3>当时,虽然大雨倾盆,但战士们仍然听得清清楚楚,吴法宪的声音之洪亮,让大家印象非常深刻。</h3><br><h3>作战准备完毕后,吴法宪亲率部队开始渡江作战。对岸的敌人火力很猛,战士们说:“吴书记,你往后面撤,前面交给我们。”吴法宪说:“我作为书记,就应该冲在最前面!”</h3><h3><br></h3><h3></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1950年7月任空军第一副政委的吴法宪</font></h5> <h3>占领渡口后,吴法宪所在的部队又消灭了敌人两个连,确保了红军渡过乌江天险。</h3><br><h3>战斗胜利后,红一军团政治部主办的《战士报》表扬了红3团的壮举,表扬的第一个名字就是吴法宪。</h3><h3><br></h3><h3>红军长征时,要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在这之前的急行军,是一个硬任务,吴法宪硬是和全团一起,在短时间内昼夜行军,在指定时间抵达泸定桥。</h3><h3><br></h3><h3>在夺取泸定桥的战斗中,吴法宪率先冲锋,敌军发射的炮弹在他身边炸开,横飞的弹片把他的两个手指切断,鲜血直流。吴法宪简单包扎后,仍然冲在前边,用没有受伤的手,死死抓住铁锁,双脚踏着悬空的铁链,奋勇冲锋,与其他战士一起,冲过铁锁桥,歼灭了敌守桥部队。</h3><h3><br></h3><h3>吴法宪的这一事迹,很快就被上级知道了。部队渡过大渡河驻扎下来后,表彰战斗模范,吴法宪是被表彰者之一。</h3><h3><br></h3><h3></h3><h3>中央红军长征过草地时,吴法宪所在的团仍然是先锋之一。吴法宪也总是走在前边,冲在前边。红军到达陕北后,部队进行整编,干部有的调整,有的提拔。吴法宪是被提拔者之一,他当上了红军第二师第二团的政治委员。</h3><h3><br></h3><h3></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八路军苏鲁豫支队指战员</font></h5> <h3>吴法宪所在的部队开赴抗日前线后,与日寇作战,在战斗中也屡立战功。吴法宪虽然担任的是政治委员的职务(后来在一段时间里,政委改称政治部主任),但他在决定全团作战决策和带兵方面,起核心作用。</h3><h3><br></h3><h3>作战时,他也冲锋在前,这一点,对全团战士的影响相当大,因此,他们的部队,仍然以作战勇敢、能打硬仗著称。由于吴法宪作战有功,他的职务也不断上升,先后担任过旅政治部主任、第五纵队政治部主任、苏鲁豫支队政委等职。</h3><h3><br></h3><h3>所在的部队在抗日战争中打了许多漂亮仗,打的较著名的胜仗是萧县伏击战。1939年5月底,吴法宪所部得知日军1700余人分六路向我抗日根据地进攻,必经之路是张山集、前杨庄一带。他和苏鲁豫支队长彭明治一起研究后,决定打一个伏击战。</h3><h3><br></h3><h3>6月1日,吴法宪、彭明治率部在张山集、前杨庄设伏,一举消灭日军300多人,粉碎了日军的六路进攻。刚刚打完这一胜仗,吴法宪、彭明治二人又得知日军2000多步骑兵沿津浦路开进,便率部开至津浦路的曹村车站阻击敌军。此役,又打退日军2000多人的进攻,歼灭日军300多人,击毁敌汽车3辆。所部在五天时间里连续打了两仗,歼灭日军700多人,打出了威风,此后日军一听说苏鲁豫支队,就吓得心惊胆战。</h3><h3><b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新四军第三师指战员</font></h5> <h3></h3><h3>皖南事变后,中央决定重组新四军军部,同时对新四军部队进行整编,充实一部分力量。按中央命令,吴法宪所在的部队,由八路军建制转为新四军建制,吴法宪任新四军第三师政治部主任。</h3><h3><br></h3><h3>第三师在抗日战争中也打了不少胜仗,立下了不少战功。著名的有:刘老庄战斗、大胡庄战斗、阜宁战役、淮阴城攻坚战等等。通过这一系列作战,吴法宪和三师官兵一起,开辟了湖西地区和苏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吴法宪因其出色的工作,受到了新四军军部的器重,连远在陕北的党中央毛主席,也对吴法宪的工作有一定了解,这使他在此后屡受重用、提拔。</h3><h3><br></h3><h3>吴法宪长期担任部队政委,对宣传工作非常在行,在战场上也经常利用宣传攻势,瓦解敌军的心理防线。</h3><h3><br></h3><h3>1945年春天,苏北的阜宁县城内,一支伪军被新四军第3师围困,仍然负隅顽抗,我军攻坚困难。当时,吴法宪担任第3师政治部主任,想出了一招妙计。</h3><h3><br></h3><h3>当地有条射阳河,顺流而下直抵阜宁城内,吴法宪就让战士们在上游放“孔明灯”,灯上载着宣传品,一直流到阜宁城内,城内的伪军们看到这些宣传品后,心理开始了动摇。</h3><h3><br></h3><h3>然后,吴法宪又让当地的战士们,在夜深人静时,大声唱家乡民歌,比如“黄河流水黄又黄,黄河两岸大麦香,别人都在打鬼子,你怎么反把伪军当?”</h3><h3><br></h3><h3>吴法宪还动员伪军的家属给他们写信,用竹箭射进城内,并在高处大声喊:“黑牛啊,丁狗啊,赶快回家吧!”</h3><h3><br></h3><h3>果然,不出一个月,就有2000多伪军弃暗投明,向新四军投诚。</h3><h3><b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吴法宪(前左三)東北野战军</font></h5> <h3>抗战胜利后,吴法宪被调往辽西军区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之后,他率部开赴东北,而林彪此时也出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后改称东北野战军,再后称第四野战军,林彪仍然任总司令员),吴法宪再次成为林彪手下的一员战将。</h3><h3><br></h3><h3>先任辽西军区副政治委员,后来先后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副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三十九军政治委员,十四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并在林彪的指挥下,参加了辽沈、平津战役,在作战中又立有战功。</h3><h3><br></h3><h3></h3><h3>全国解放后,中央军委决定组建空军。在林彪的推荐下,吴法宪当上了空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空军干部部长。实际上,他在空军的权力仅次于空军司令员刘亚楼。1955年,全军授衔时,吴法宪被授予中将军衔。后来他又升任空军政委,与刘亚楼共同掌握空军领导权,刘亚楼逝世后,林彪又推荐吴法宪当上了空军司令员。</h3><h3><br></h3><h3>由于吴法宪长期在林彪手下工作,对林彪指挥打仗的才干十分佩服,可以说,他早就是林彪的崇拜者之一。林彪一再推荐吴法宪,提拔他担任领导职务,对此,吴法宪也感激涕零。</h3><h3><b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吴法宪(中)和邱会作、李作鹏在长城</font></h5><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在提拔吴法宪当空军司令员之前,林彪曾把吴法宪找来对他说:空军司令员这个位置,许多人都想干,我推荐你去干,先不要出去讲。<br></h3><h3><br></h3><h3>实际上,即使林彪不对吴法宪说这些话,吴法宪也知道他当空军司令员是林彪的作用。因此,吴法宪对林彪一直有感恩之心。他曾对自己的妻子说过这样的话:“我这个空军司令员是林副主席叫我当的,真正的空军司令员是林副主席。他叫什么,我就干什么。”</h3><h3></h3><h3>吴法宪效忠林彪,甚至到了绝对服从的程度。空军的工作,他一切都按林彪的意见办。可悲的是,吴法宪对林彪的效忠,到了丧失党性原则立场和做人道德底线的地步,林彪要他去诬陷别人,他也去干。</h3><h3><br></h3><h3>最典型的一件事,是他受林彪、叶群的指使,诬陷罗瑞卿。林彪要打倒不听他的话的杨成武、余立金、傅崇碧,也要吴法宪出面搞诬陷。他也就按这个意旨,搞起了诬陷。主要是在陷害空军政委余立金方面出力最多。</h3><h3><br></h3><h3>在文革中,吴法宪受林彪的指使,先后出面诬陷过朱德、贺龙、刘伯承、陈毅、叶剑英、徐向前。</h3><h3><br></h3><h3>一直效忠林彪的吴法宪,自然成了林彪反革命集团的骨干之一。在1969年党的九大召开时,经林彪推荐,吴法宪当上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又出任军委办事组副组长、副总参谋长,同时,继续担任空军司令员,成为林彪在军队中的重要亲信之一。</h3><h3><b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任空军司令总参党委第二书记政治局委员</font></h5><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但是,早期的吴法宪为人和善,对部下非常关心是不争的事实。红军长征时,他经常忍饥挨饿,把省下来的干粮分给战士们,晚上露宿时,还拿出自己的毛毯,用木棍撑起来,为战士们遮风挡雨。</h3><br><h3>过雪山时,老部下蔡永的鞋子破了,吴法宪看到后,连夜打了两双草鞋,还拿出自己仅有的两双袜子,都送给了蔡永,蔡永后来回忆说:“那时,我们对吴法宪的印象极好。”</h3><br><h3>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吴法宪从人民功臣到反革命集团主犯。1981年1月25日,吴法宪被最高人民特别法庭作为“林彪反革命集团案”的主犯判处17年,5年。同年5月,军事刑事审判庭剥夺其被授予的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h3><h3><br></h3><h3>1981年9月15日上午,吴法宪被批准保外就医,安置在济南。</h3><h3><br></h3><h3>1988年刑满释放后,很多当年的老部下老战友还会来看望他。</h3><br><h3>2004年10月17日15时58分,吴法宪将军在山东省济南齐鲁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9岁,很多人都自发的来为他送行。</h3><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吴法宪与夫人在家中</font></h5> <h5>――本文图片来自老黑图片库和百度,文字素材来自网络</h5><h3><font color="#010101"></font></h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