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热映,
申公豹凭借
“烫、烫、烫嘴”的台词,
成功走红网络!
大家一边被他的结巴
逗得前仰后合,
一边也忍不住好奇:
申公豹为啥会结巴?
饺子导演的回应很是扎心:
申公豹受师父和师兄弟的歧视,
郁郁不得志,非常缺乏自信,
硬生生被“逼”成了结巴。
哪吒2官方更是补刀——
他说话总被打断,
能不结巴吗?
“结巴,在医学上称为口吃,
是一种语言流畅性障碍,
表现为说话时出现
不自主的重复、延长或停顿。”
今天,郑州颐和医院康复训练师
就来扒一扒“卡壳”的那些事儿!
口吃是怎么“炼”成的?
1. 天生“语言程序”卡bug
遗传因素:家里有说话结巴的长辈,可能自带“语言系统延迟”基因;
脑功能异常:负责语言的中枢神经“信号延迟”,就像哪吒的风火轮突然卡壳。
2. 后天“情绪副本”太难刷
心理压力:长期自卑、焦虑,语言系统直接“宕机”;
模仿成习惯:小朋友学结巴说话,结果“演技”刻进DNA;
突发惊吓:比如被师父元始天尊突然点名发言,吓得语音模块“乱码”。
3. 身体“硬件”拖后腿
呼吸疾病/脑损伤:呼吸道感染、脑部受伤,可能让语言“卡顿”;
肌肉不协调:发音时唇舌像哪吒的混天绫——缠成一团。
口吃能自愈吗
对于孩子来说,
在学说话时可能出现短暂结巴,
这种情况大多会随着年龄增长消失。
但如果结巴持续超过6个月,
或孩子出现焦虑或逃避说话,
建议尽早咨询语言治疗师。
此外,如果结巴持续到成年,
通常不会完全自行消失,
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和治疗!
如何治疗口吃
1. 综合矫正训练
发音法:通过轻柔发音、放慢语速(60-100字/分钟)改善首字急重问题,结合朗读、绕口令强化节奏感;
呼吸训练:采用腹式呼吸法放松肌肉,配合深呼吸减少伴随性动作(如眨眼、跺脚);
突破疗法:在安全场景(如演讲、唱歌)中逐步克服恐惧,增强表达信心。
2. 心理干预
森田疗法:引导患者“接纳口吃,专注生活”,减少对抗性心理;
认知行为疗法:纠正负面自我评价,缓解社交焦虑]。
3. 辅助治疗
药物干预:短期使用小剂量氟哌啶醇或抗焦虑药缓解紧张,需严格遵医嘱;
生物反馈技术:通过仪器监测肌肉紧张度,学习自主放松。
如何预防口吃
1. 儿童早期干预
语言环境优化:避免模仿口吃者说话,家长需放慢语速、简化句子,减少打断和纠正;
心理保护:不因口吃嘲笑或惩罚,鼓励参与集体活动,增强自信。
2. 生活习惯调整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影响语言控制;
适度语言训练:通过唱歌、朗诵培养节奏感,避免过早背诵复杂内容。
3. 高危因素规避
疾病预防:及时治疗脑损伤、感染性疾病(如脑炎、百日咳);
减少压力源:避免家庭冲突或过高期望,减轻儿童心理负担。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广告商业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975644476@qq.com
本文链接:http://www.gawce.com/tnews/6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