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云南省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5月1日起,《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正式施行。《办法》通过规范资金申请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加强云南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管理。
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由省级财政安排,用于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分为省本级项目资金和省对下转移支付项目资金。《办法》明确,专项资金的管理与使用,坚持“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合理安排、专款专用、加强监督”的原则,实行项目法分配,对符合条件的非遗保护和传承项目、个人给予补助。省文化和旅游厅、省财政厅还将建立非遗保护专项资金项目库。
其中,项目保护补助费用于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相关的调查立档、研究出版、保护计划编制以及开展传承和实践活动、展示展演和宣传普及等工作;传承人补助费用于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传承活动,补助测算标准为每人每年0.8万元,优秀传承人每人将获0.2万元奖励;文化生态保护区补助费用于符合条件的国家级和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编制、研究出版、数字化保护、普及教育等工作;传承人记录补助费用于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实施系统记录工作,记录项目每个15万元以下;传承人研培计划补助费用于开展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传承人研培每个项目10万元以下,每年研培项目不超过10个。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975644476@qq.com
本文链接:http://www.gawce.com/tnews/7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