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六条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 各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建设的热情日益高涨,各类型展馆孕育而生。如何区别于一般性的博物馆展陈,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进行展示,如何开展展馆建设、管理及运营等等,逐渐成为人们关切和探讨的新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是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将发挥文化客厅的重要作用,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此系列专题,围绕展馆展陈理念、展陈内容、展陈方式、技术手段及运营情况等核心问题,选取部分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进行系统性介绍,旨在增进了解与交流,为各地开展展馆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展馆基本信息
图1 非遗序厅
图2 省文化馆“开放日”,广东省文化厅领导到非遗展厅参观
二、展陈理念与展陈内容
图4 展厅参观动线图
三、展陈方式及主要技术手段
非遗展厅主要分为序厅、陈列展示、互动体验三大部分,通过图文展示、音视频多媒体滚动播放,以及可触摸互动小游戏等多形式、多媒介进行展示。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多媒体于一体,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强调互动、体验和传播,使整个参观过程动静结合、张弛有度,形成一个集学习性、观赏性、体验性于一身的展示平台。
(一)动静结合
展厅整体采用“曲径通幽”的设计理念,利用不大的空间,通过对展线的巧妙设计,达到置身其中,萦绕迂回、错落有致、峰回路转的效果。在陈列展示区,主要通过实物陈列、图片、文字介绍等方式展示广东省不同地区、不同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
在展陈设计上,除常规的展示方式外,还注重运用巧思,将图片与实物巧妙组合,达到虚实结合的效果;利用不同角度灯光的投射,实现光影效果;运用不同支架配合道具,模拟展示现实场景,如选用瑶族长鼓舞特色动作照片配以长鼓实物道具,运用射灯直射剪纸形成镂空光影,制作缩小版飘梗解密其中原理,让观众在参观时能有更直观的感受。除实物展出外,展厅的每个区域都设有电视屏幕,通过滚动播放该区域相关非遗项目的宣传视频,让公众了解该非遗项目背后的故事,加深人们对非遗的印象与感知。
图14 观展的小朋友正在试玩可触摸互动小游戏
(三)互动式体验
非遗是“活态”存在的遗产,通过亲身体验更能感受其魅力所在。因此,非遗展厅在展陈设计上强调互动体验,展厅内设置了多处可供互动学习的触摸屏,观众可通过触摸装置了解全省各地级以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详细情况,体验互动小游戏。还可通过听音乐来猜歌名、猜乐器,根据图片猜测飘色的相关知识,或通过自己上色,体验一把广彩瓷烧制技艺过程。作为展厅的一大亮点,专门设有约200平方米互动体验区,在该区域,观众可以亲身体验佛山彩灯的制作过程,可以动动脑筋猜一下澄海灯谜,可以去小戏台体验潮州铁枝木偶戏、陆丰皮影戏是如何操纵表演的,可根据展厅提供的基本动作教学示范进行操作学习。走到展厅尽头,是一家“非遗电影院”,随着灯光变暗,正如走进真正的电影院一般,播放的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电影或动画片。
图17 非遗电影院
四、运营情况和未来提升计划
图18 文化部非遗司司长陈通(左三)参观非遗展厅
为扩大展厅的受众面,给群众提供更方便的参观体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在打造网上虚拟展厅,以期全面、精准地呈现展厅整体面貌。在虚拟展厅上,每一个区域的非遗项目都将设置热点,点击进去就能了解到项目或者作品的详细信息,让大家足不出户就可参观到整个展厅。
目前,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在筹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该馆选址位于广州市中心北京路旁的大小马站书院街,将采取省文化厅与市、区合作共建模式,其中省非遗展示场馆面积为2万平方米,届时,将会有更为丰富的非遗项目和优秀的手工艺作品呈现给公众。
目前,非遗展厅信息可通过广东省文化馆官方网站(www.gdsqyg.com)和官方微信公众号(ID:gdsqyg)两个网络平台获取。
五、展馆地址及参观方式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广州大道中1229号广东省文化馆2楼
交通路线:可乘坐B6路、B12路、B16路、30路、51路、51A路、56路、136路、140路、252路、303路、303A路、502路至广州体院公交站,步行2分钟即可到达;或乘坐6路、27路、78路、192路、199路、547路至水荫路公交站,步行4分钟即可到达;或乘坐地铁6号线至沙河顶站,步行7分钟即可到达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30—11:30,14:30—17:30,周一闭馆
参观方式:可登录广东省文化馆官方网站或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网上预约,预约人数需满30人方可安排参观;预约成功者会收到短信通知,凭短信到广东省文化馆一楼自助取票机换取入场门票
咨询电话:020—87652449
(文字/图片:由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经编辑整理)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975644476@qq.com
本文链接:http://www.gawce.com/tnews/6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