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一个灵魂般的拷问:
你知道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非遗”这两个字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但是对于“非遗”的认知,我们中的大多数却停留在字面上。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包括:1、 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2、表演艺术;3、 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2、传统美术、(梅花篆字)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5、传统体育和游艺;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再来一次灵魂的反思:
你知道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要了解“非物质”我们先来看看“物质”。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类和非物质类。物质类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等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上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等可移动文物及历史文化名城、名街区、名村镇。而非物质类包括:口头传统、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等以及与此相关的文化空间。是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
因此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解决农耕文明中的文化与当今以工业文明为主导的快速发展社会之间的矛盾?
只有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就如由福建艺术职业学院主办的“非遗传承·产教融合——福建艺术职业学院人才培养实践与创新优秀作品展”参展展品建窑建盏,让建窑建盏被人收藏,不是建窑建盏作为一个非遗项目的保护目的,重新回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回到中国茶文化中才是目的。非遗是人民大众的非遗,非遗是生活,是实践。建窑建盏只有被大家在日常中使用,才是对建窑建盏最好的保护,才是真正的传承、发展和振兴。
那么
如何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日常生活?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作为中国“非遗”保护中心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基地”的唯一高校——开设“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班”,至2015年起,已完成“福州脱胎漆器髤饰技艺培训班”、“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培训班”、“德化瓷烧制技艺培训班”、”福州寿山石雕刻技艺培训班”以及“莆田木雕技艺(留青竹刻)雕刻技艺培训班”十一期660人培训任务。为了更好发展和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基地”。2018年学校将面向全省普通高中应往届毕业生和中等职业学校(含中等专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中等技工学校)毕业生招收三年制高职学生,培养全日制艺术技能型人才。
本次2016年~2017年参加“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班”优秀作品展,旨在让参加研培的传承人及大众,增强了文化自觉和自信。并从中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潜力;看到广大传承人群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释放后,可以产生多么巨大的能量,涌现多少优秀的作品,出现多么丰富的产品。
非遗传承一定是活态的、积极的、生动而丰富的,是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是能够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开设“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班”旨在将更多深刻而切合实际的理念、观点和保护措施与非遗传承人进行交流。
非遗传承是:“活态传承,活力再现”、“注入更多当代人力资源帮助传统工艺的当代再现”、 “不是作品,是生活用品。不是昨天的守护者,是当下的主人”、“非遗源于生活,非遗归于生活”、“生活是设计的出发点,也是设计的终极目标”、“努力将非遗之美转变为符合当代社会审美的新时尚”等等。
非遗是我们身处其中的优秀文化传统。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进行着传承非遗的实践。非遗的当代实践,是传统与现实生活融合的过程,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过程 。是懂艺术、会生活、有审美、爱生活的当代非遗传承人对传统技艺的继承和发展。
本次“非遗传承•产教融合——福建艺术职业学院人才培养实践与创新优秀作品展”已经于2018年1月7日完美落幕,您是否已经参观了呢?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975644476@qq.com
本文链接:http://www.gawce.com/tnews/6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