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
李子柒,90后四川姑娘,是一个以中国人古朴传统生活为题材,以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美食文化为主线的短视频博主,原本就很红,微博粉丝超两千万。
人们迷恋镜头中的她以及她田园牧歌般的生活。三月看桃花,四月摘枇杷,五月酿蜂蜜,六月把桑麻,大自然四时流转,休养生息,她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应季而食,把人们平日里琐碎的生活日常,过出了唯美的田园诗意。
李子柒拍摄视频
不过,李子柒此次“破圈”进入更大范围的公众视野,原因在于人们惊讶地发现,这位90后古风美食博主,在境外竟然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仅在视频网站Youtube上的粉丝就有750多万,而CNN的这一数字也不过792万。
“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这个命题,其实并不重要。现实中的李子柒从未高喊过带领中国传统文化走向大众、走向世界,她只是一个人,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着乡村生活和传统文化的美好。
而人们之所以喜欢李子柒、袁桂花、尚育康们,是因为从他们努力生活的姿态中,感受到了生活本真的美。这,才是全世界通用的国际语言。
毕竟,能够让全世界人民都欣然接受的,并不是“输出的文化”,而是“文化的共鸣”。
来源:中国环境报
李子柒“治愈了”什么
李子柒的成功首先在于专注。几年前当她放弃城市生活回到农村,决定制作美食视频的时候,刚开始用手机拍出的视频被人调侃“质量感人”,但她没有气馁,而是用耐心和专注一步步补了课。很多人在看完她的视频后感知到,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并不需要凡事都从头学起,但一定会遇到需要发挥自己创造性的场合,并且投入耐心和专注。
李子柒的成功,也在于契合了当下都市青年对“田园诗”的情感需求。李子柒短视频的标签是“古典美食视频博主”,但视频内容远远超过了标签所指范围。几乎每个人看到李子柒的视频都能产生一种愉悦感,或者压力得到释放,或者情绪得到抚慰,或者对“另一种生活”的憧憬得到满足,从而产生“治愈了”的感受。
李子柒在国外的走红,展现了中国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因为有了李子柒,数百万外国人爱上中国。李子柒的视频,看上去是中国传统乡村一个普通女青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养蚕、缫丝、刺绣等元素无不传递出鲜明的传统文化意象,成功塑造了一种诗意的山居生活情境。实际上,这种看上去漫不经心的中华田园生活,透露出的正是国人愈加强烈的文化自信。同时,超脱于现代消费社会的别样生活方式,
其实,李子柒还是一种文化传播现象。最近,西安大唐不夜城的“不倒翁小姐姐”红遍了全网。扮演者“皮卡晨”身着唐装,手摇古风小扇,在不倒翁表演中融入了古典舞的动作,吸引了无数海外游客围观。李子柒所呈现的,则是中国古代文人向往、讴歌的田园生活,世外桃源式的生活即使不完全是现代农村图景,至少在历史轴线上看,也是真实发生过、非虚构的。用它作为素材,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并没有什么不妥,因为它不是唯一的。当众多中华文化符号像拼图一样拼在一起,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便跃然纸上。
“李子柒现象”还是一个传播学上的“麻雀”,值得传播行业认真“解剖”。草根出身的李子柒,没有显赫的背景和深厚的学识,仅凭个人之力(后期有小团队),短视频产品短则几分钟、长则十数分钟,没有大团队参战、大成本投入的大制作,甚至连英文字幕都付诸阙如,低成本制作却能在海外圈粉无数,能级不比传媒巨头逊色,说明了什么?文化是人类共通的语言。那些充满人性关怀、给人精神愉悦的文化作品,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而这与作品主题是否宏大、制作是否大气并无直接关联。有时候,那些习惯于宏大叙事、满足于空洞说教的大制作,其效果反而不如接地气、有灵气的小制作。“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李子柒作品,胜在人性化与诗意化,而这恰恰是现代人心灵所渴求的。
我们看到,这些爆款视频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却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在如今全世界望向中国的时代里,能读懂李子柒、不倒翁小“姐姐”背后的真意,我们才能发掘新的文化亮点,助力更多中国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来源:苏州日报、大洋网
end
今日值班
作者简介:方方土
混迹地带:这里和那里
文创网小小编
生活可可爱爱
梦想只吃不胖
作者简介:摘星人养的鱼
混迹地带:宇宙
美其名曰斯蒂凡尼
养狗养猫养金鱼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975644476@qq.com
本文链接:http://www.gawce.com/tnews/3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