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可行性报告
养殖业可行性报告
养殖业可行性报告(精选8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十分的重要,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
的完整。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养殖业可行
性报告(精选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养殖业可行性报告1
一、中国肉制品工业发展概况及趋势
1、我国肉制品工业增长迅速
2、我国肉食品加工业行业集中程度低
4、肉类食品的市场需求将持续扩大
5、品牌成为强势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战略
品牌战略昭示了企业技术水平、素质水平和诚信水平的不断提升,
是企业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结合的体现,对推动地方经济和引导规范
市场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品牌作为技术、
素质和信誉的综合表现的附着物呈现给社会和公众,代表了物质和精
神文明。2009年止,肉类行业历年来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共49个,获
中国驰名商标品牌37个;上市企业达13家。
6、国家扶持将一步加大
猪肉是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国家采取不同形式不断加大
对商品猪生产的投入。比如对种猪生产、饲料加工、生产资料生产供
应、疫病防控、技术推广、经济合作组织、产业化龙头企业、母猪生
产与保险、规模化猪场技术改造、废物的无害化处理等不断加大扶持
力度,不断改善生产条件和环境,促进商品猪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二、中国养猪行业规模和特点分析
1、2010年全国商品猪存栏量居历史第三高水平
2、全国规模以上屠宰企业商品猪屠宰量
3、生产者类型多样化,规模化生产仍处于较低水平
生产者类型多样化以及农户散养为主,是我国商品猪养殖行业的
重要特点之一。据农业部统计,2010年全国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
养猪专业户和商品猪场出栏商品猪占全国出栏总量的比例达到63%。
然而商品猪年出栏数量在5万头以上的企业总商品猪出栏量占全国比
例仅为0.9%,我国商品猪养殖行业规模化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
4、科技含量偏低,各地区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在我国的商品猪养殖行业中,不管是城市郊区的集约化养殖,还
是总体数量较大的农户散养和专业户饲养,均难以创造明显的经济效
益。养殖规模越大越亏本的现象在我国时有发生,其根本原因在于我
国商品猪养殖行业的科技水平较低。
5、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与利用程度严重不符
我国地方猪种主要以维持现状的方式而保存着,种质利用力度明
显不够。从客观上讲,地方品种的生产类型不适宜商业化生产是地方
猪种种质利用不够的主要原因,多数地方品种和国外瘦肉型猪相比,
表现出育肥期长、瘦肉率低的缺点。
而品种杂交生产出的绝大多数产品在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方面均
无法与国外公司的纯种扩繁和配套系产品相抗衡。尽管我国拥有丰富
的地方品种资源,但对地方种质的利用程度还远远不够,种质资源多
样性与利用程度严重不符。
三、中国养殖行业趋势和政策走势分析
1、养殖规模化
尽管我国目前的商品猪养殖仍然是以散养方式为主,然而实施规
模化养殖是商品猪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屠宰加工行业集中度提高
随着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健全和市场经济秩序整
顿力度的加大,大中型屠宰加工企业也进一步发展。
3、猪肉制品出口增加
据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消息称,虽然近年来欧洲,美国,日本等国
家不断提高农副产品的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但我国农产品出口仍然
保持高增长率,这种高壁垒下的高增长率说明我国企业总体在技术和
环保领域取得可喜的成绩。商品猪养殖行业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猪
肉制品将成为肉类贸易顺差的主要组成部分。
4、商务部将推进诚信体系建立
针对整个商业诚信体系的建设,商务部今后将采取多项举措推进
这一工作,首先是要积极推进物流园区、商圈、上下游供应链加强诚
信方面的建设,推动建立信用信息的交换共享系统。另外,指导行业
协会制定并实施行业自律公约,帮助企业提升信用管理水平。同时,
还要建立重点岗位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记录,建立诚信评估制度,以
及严重违规退出进入制度,并将结果向行业和政府有关部门通报。
5、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扶持政策
中央财政未来将继续安排资金扶持一批商品猪标准化规模饲养场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975644476@qq.com
本文链接:http://www.gawce.com/tnews/3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