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知名视频博主李子柒再次登上微博热搜榜前三名。皆因央视新闻微博账号发布热评文章后,#央视评李子柒为何火遍全球#话题急速攀升。央视新闻的文章中写道:“没有热爱就成不了李子柒,没有热爱也看不懂李子柒。外国人看懂了李子柒的热爱,也解释了为何李子柒的很多作品没有翻译却依旧火遍全球。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
虽然李子柒早已是热搜榜的常客,但这一次,她的身份也从一个短视频博主上升到了文化传承者的高度。
相比以猎奇博眼球、搏出位的网红博主来说,李子柒更像是网红界的一股清流。据百度百科介绍,李子柒为微博知名博主,微博签约自媒体人。她的作品题材来源于中国人古朴的传统生活,以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美食文化为主线,围绕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展开,被誉为“东方美食生活家”。
有多少赞美就有多少质疑,有人对李子柒提出质疑,说中国农村的生活并没有这么美好,她这是过度美化了乡村生活。有人开始扒她的黑历史,也有人说,她不过是为了赚钱整天拍农村,迎合了外国人心中中国田园落后的刻板印象。不管如何,李子柒所展示的乡村田园生活,是很多人内心深处向往的“桃花源”。近年来,住民宿、农家院这种返璞归真的乡村旅游吸引了不少游客去体验。李子柒的成功案例,给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起到了良好的示范。
与其提出过分苛刻的要求和质疑,不如借鉴李子柒的优点和经验,做好乡村旅游的创新和推广。那相关文旅企业如何在当前环境中借机发展呢?
李子柒的农家小院种满了鲜花和瓜果蔬菜,如同“世外桃源”一般,而近年来,住民宿、农家院这种返璞归真的乡村旅游吸引了不少游客去体验。
7月3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LB/T065—2019)行业标准,将旅游民宿定义为:利用当地民居等相关闲置资源,经营用房不超过4层,建筑面积不超过800平方米,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旅游民宿的定义体现了以“民”为主的导向。
越来越多的人住进民宿感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诗意生活,也对民宿对于当地文化的融入和展示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如何让乡村民宿更受欢迎?
民宿主人要与在地农民建立起好的关系,通过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在地文化,才能使民宿文化更丰满。乡村民宿在功能布局中一定要植入当地文化,尤其是山区民宿千万别挖山、别栽草皮、别造假山、别做雕塑,保留这片乡土的原汁原味。民宿吸引的不是当地村民,一定要对应城市游客喜欢的文化和景致。
70%:我国城镇居民周末休闲节假期出游,70%以上选择周边乡村旅游点;
1/3: 2014年,全国有“农家乐”超190万家,乡村旅游特色村10万个,接待游客12亿人次,约占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1/3;
3200亿元:2014年,乡村旅游营业收入3200亿元,同比增长15%,带动3300多万农民受益;
20亿人次:预计2020年全国形成15万个乡村旅游特色村,300万家农家乐,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20亿人次,受益农民5000万人。
这一组数据的背后,是乡村旅游火热发展以及助推农民致富增收的真实写照。
乡村旅游不仅为城镇居民“5+2”的生活模式提供了主要通道,还与“生态产业、现代农业、旅游休闲度假、文化产业、城乡统筹”等社会热点息息相关。
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帮助农民脱贫、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乡一体化。大力提升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旅游升级发展,是形势所在,是时代所趋。
中国的乡村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最初只是简单的垂钓、采摘、农家院,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渐进成熟。但从全国来看,还没有摆脱自发式发展的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对于大部分乡村来说,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旅游基础设施水平较低:一方面是供水、供电、安全、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另一方面是餐饮、厕所等方面的卫生问题,导致游客入住率下降,重游率下降,严重制约了旅游发展。
乡村旅游赖以发展的基础就是其不同于城市的生活环境及民俗风情,但在发展过程中,乡村旅游存在着一定的“去农化”倾向,盲目追求城镇化、洋化、高档化,表现生硬,与主题不和谐。加之接待设施的大规模高强度建设,以“生态、绿色”为核心的吸引力逐渐弱化。
乡村旅游的产品结构较为单一,要么都是农家乐,要么都是垂钓,极易形成同质化竞争,不利于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此外,当下乡村游存在一定程度的简单、低档等初级阶段特征,如接待设施破败等,难以适应人们“追求返璞归真与简朴,但不接受乡村生活环境简陋与陈旧”的市场需求变化。
很多乡村旅游项目,并没有深入的挖掘当地文化内涵,从而没有自己的特色。农业、温泉、采摘等旅游产品虽多,但缺乏核心的主题整合,给人大而杂的感觉。
乡村旅游的项目,融合了农业种养、餐饮服务、住宿服务、康体娱乐服务等多种业态,此类综合型人才缺乏,导致乡村旅游项目建成后,产品和服务跟不上,经营困难,更无力升级。
要想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解决三农问题、农民扶贫、城乡统筹方面的巨大推动作用,必须对其进行全方位升级。
山美景美的乡村到处都是,深度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内涵,打造独一无二的乡村旅游发展主题。
通过文化梳理、文化挖掘,寻找最能代表和体现旅游项目本质的文化要素,并通过旅游的手法提炼、重构,为项目形成一个特制的、不可的主题,最终注入到旅游项目中。
如今,乡村旅游的发展,涉及的不仅仅是旅游产业和农业,综合化发展趋势明显。以农业为主导,融合工业、旅游、地产、商贸等相关产业与支持产业,形成多功能、复合型、创新性的产业结合体。它是产业模式升级(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到泛休闲农业产业化)、产品模式升级(从单一农产品到综合休闲度假产品)、土地开发模式升级(从传统住宅地产到休闲综合地产)三大升级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何系统、全面、合理的配置规划要素;如何解决投资商的投资与融资问题;如何安排投资商的盈利结构;如何实现资源导入,引入合作伙伴,共同发展;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如何安排政府的支持因素;如何满足消费者的市场需求等等,
需要将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方案整合形成一个系统的商业化运营方案,而不仅仅是一个策划规划方案。
乡村旅游与乡村民宿发展呈现出极强的吸金能力。根据不同乡村旅游项目,进行针对性产品提升。
乡村旅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观光农业,向与休闲农业、乡村度假三者并存的阶段发展。因此,需要改善旅游产品及业态的布局,加快旅游要素由观光为主向休闲、体验、度假转变。
观光农业的自然资源属性最好,其产品与人们日常生活比较接近,如水果采摘、花卉观赏等。在市场占据主流,但需根据市场需求,对其游憩方式和附加值进行提升。
休闲农业是由一系列消费构成的一种业态结构,专项性、主题性更强,重游率较高。此类项目更侧重于农产品加工、衍生农产品和农趣手工艺品DIY 制作和农耕文化体验等方面的附加增值产品,可进一步开发为综合旅游度假场所。
乡村度假是持续性消费,涵盖了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的各种要素,包括乡村田园旅游、村庄民俗休闲村落等,生活性更强。此类项目基于大农业资源,更侧重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安全健康农产品定制的发展方向。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消费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游客快乐、安心游玩的基础。
对于乡村来说,卫生建设要渗透到乡村旅游吃、住、行的各个方面。
厕所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要结合全国开展的“厕所革命”,重点解决厕所问题。改善乡村水电结构,积极解决游客过多带来的供水供电问题。合理开发停车场,解决游客停车问题,对于部分有条件的乡村,尽量提供无线wifi等。
在李子柒的微博中,她的头像是一袭红纱下露着一双深邃有故事的眼睛,给人一种神秘,想要探索的冲动。而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更是如此,能够呈现给世界的,还有太多太多。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两大产业相互交融、相得益彰,第四届四川文旅产业博览会致力于将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及“文旅+”跨产业融合发展,全域旅游、文化生态保护和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文旅助推乡村振兴等提供平台支持, 共同推动“文旅+”优质产业项目落地,推动“文旅+”城乡融合发展新形态,积极走在“响应乡村振兴 , 推动文旅创新, 促进文旅发展”的最前端。
第四届四川文旅产业博览会等着你来探索~
*以上图文素材整理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如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975644476@qq.com
本文链接:http://www.gawce.com/tnews/3339.html